[ IMF预计中国2017年GDP增速将升至6.8%,并在2018年放缓至6.5%。较4月预测分别出现了0.2和0.3个百分点的上修。 ]
北京时间10月10日21:00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公布了《世界经济展望》第一章(WEO),上调中国今明两年增速预期,IMF认为全球经济正处于同步增长的甜蜜期,各国应利用有利环境推动结构性改革。
IMF预计,受到欧元区、新兴市场经济复苏驱动,2017年和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3.6%和3.7%,较7月的预测均上调0.1个百分点;预计美国今明两年增速为2.2%和2.3%,较今年7月的预测下调0.1和0.2个百分点;同时上调中国今明两年增速预测0.1个百分点至6.8%和6.5%,认为供给侧改革和货币政策支持是主要原因,且资本外流状况缓解。
全球经济复苏
“以GDP来计算,全球近75%的GDP都在经历经济加速上行,覆盖面是近十年来最广的。”但IMF提到,“这一切积极的变化绝对不是骄傲自满的理由,全球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并不强——增长分布并不均,通胀也没有达到央行目标,薪资增速疲软,多数国家的中期展望也不尽如人意。这种复苏在面对严重冲击的时候也可能是不堪一击的,因此需要在顺境时推进结构性改革。IMF同时鼓励中国继续抑制信贷过快增长,减少金融市场的脆弱性。
IMF认为,全球周期性复苏在继续。在巴西、中国、墨西哥等大型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,以及加拿大、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一些发达经济体,2017年一季度增长率高于4月的预测。二季度的高频指标显示,全球经济活动继续增强。
去年,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引擎之一,而今年开始欧洲复苏迹象明显。IMF认为,许多欧元区国家的2017年增长预测已经上调,包括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和西班牙,这些国家2017年一季度的增长表现普遍强于预期,国内需求势头强于先前的预期。
“欧洲的投资前景有了很大的改善,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后,许多企业过去都没有增加投资,而如今经济突然复苏了,企业意识到了产能不足,所以增加了投资。”法兴银行中国经济分析师姚炜对第一财经记者称,“产能重建会继续推动欧洲经济复苏,但是通胀率还是会在长时间低位运行。”
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也对第一财经记者称,根据近期公布的高频数据,8月欧洲工业、消费两大引擎动力充沛,表明货币宽松带来的需求侧刺激效应已经进入高潮,欧洲经济的短期增长仍将保持强劲。但欧洲通胀水平依然低迷,表明上半年以来增长和通胀相背离的趋势仍在延续。
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9月的利率决议发布会上表示,每月600亿欧元的购债规模将维持到今年12月底,如有需要将进一步延长。他称,上半年欧元区经济扩张超出预期,通胀朝着正确目标方向前进,但仍然低迷,因此适度的货币宽松仍是必要的。欧洲央行预计2017年GDP增速为2.2%,创2007年以来新高。“至于明年的购债计划,欧洲在今年秋季做出探讨和决定。”他称。
值得一提的是,IMF今年持续下调美国增速预测,但IMF也提及,美国经济增速仍然温和,主要由于金融环境仍较为有利,企业和消费者信心较为强劲,而下调主要是因为对美国财政政策假设的变化,如今IMF的预测仅是用了基线假设,而4月时的预测仍然将税改的假设纳入其中。
今年4月,美国公布了史上最激进的税改方案之一。除了个税下调,该方案建议将公司税率从35%下调至15%。不过根据9月公布的细节来看,减税力度有所下降,同时各界预计,要在年内落实税改仍有难度。税改主要细节包括:在企业法定税率上,框架建议从当前的35%削减至20%(高于此前的15%,更符合实际);个税方面,从7档简化为3档,分别为10%、25%和35%;提升家庭免税起点至24000美元,个人12000美元;对于跨国公司汇回海外存留利润,将征收一次性的较低税率,但具体细节尚未公布;取消遗产税(原先最高为40%)等等。
“之所以美元、美股狂飙,是因为税改方案做了一些妥协,令方案更可能被国会通过,但要希望年底通过仍没那么容易,由于债务上限的问题没解决、医改也没做成,如果现在减税会对赤字有较大的影响。”招商证券国际宏观分析师宋林对第一财经记者称。据此前测算,如果税改通过,美国2018年的GDP增速将受到提振,长期GDP上升9.1%,工资上升7.7%,新增就业170万,新增债务2.4万亿美元。
“眼下的狂欢却给政策制定者输送了错误信号,政策制定者也需要发展长线视野,把握机遇推进结构性改革和财政改革,增加经济韧性。政策制定者更习惯被危机倒逼改革,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险。如今全球都面临改革机遇。”IMF称。
上调中国增速预测
当前,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已经成为了新兴市场“锚货币”。IMF亦称,中国经济增速的企稳则从贸易、商品价格、信心等渠道带动了新兴市场乃至全球的增长动能。
IMF预计中国2017年GDP增速将升至6.8%,并在2018年放缓至6.5%。较4月预测分别出现了0.2和0.3个百分点的上修。2017年的增速预测上调反映了中国增速强于预期,主要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和此前的政策支持;2018年的增速预测上调则是因为,IMF认为中国会维持较为扶持性的政策(尤其是较高的公共投资),实现2020年较2010年实际GDP翻番的目标。
IMF也提及,中国此前面临的资本外流风险已经缓解。数据显示,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趋势在2017年5月9日至9月8日间尤为明显,仅4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6.4%。不过,进入四季度,人民币对美元进入区间波动模式。
就四季度或中期而言,各大机构仍然认为人民币有走稳的基础。“眼下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已经改善,8月外汇储备余额环比增加108亿美元,连续第7个月出现回升。回升的规模基本可以用汇率折算因素、资产价格变动因素和外汇储备自身增值因素来解释,央行未干预外汇市场,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来自市场自身的力量。”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对第一财经记者称。
同样,IMF认为中国也应该把握时机,推进结构性改革。在此前公布的中国《第四条款磋商报告》中,IMF认为国企改革是关键,因为这对企业债务问题、提高生产率起到重大作用。
IMF称,国企在工业产出中的比重在下降(在过去15年间从40%下降至15%左右),但它们在企业债务中的比重过高。此外,IMF强调中国应该努力降低信贷增速,“如果只在表面上开展财务重组来满足去杠杆‘目标’(如降低企业层面的负债资产比率),风险会越来越高,而深层结构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,这本质上是拖延时间。”
此前IMF还提出,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待提高。针对未来的汇改,主流观点也认为,应抓住当前外汇供求基本平衡、汇率水平基本合理的有利时机,积极推动相关改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