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上海契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契斯特)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,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。作为医用新材料的行业领先者,契斯特主导产品“涤纶心脏修补材料”,是国内唯一的国产原料开发的高分子心脏修补材料,目前在心胸外科领域确立了强大的市场地位。凭借其卓越性能,2024年市场占有率达到28.35%,稳居行业前列。

产研一体创新引领,加快国产医疗器械自主化步伐
契斯特成立于2019年,坐落于上海市奉贤区工业综合开发区,建筑面积2万平米,由我国首批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专家团队领衔组建,是一家专注于研发、生产和销售植入性医疗器械的高科技企业。公司产品涵盖人工血管、心脏修补材料、胸腔引流装置、肺结节穿刺定位装置、疝修补材料、微血管减压聚酯补片等,广泛应用于心胸外科、血管外科和神经外科等领域。其中,公司人工血管产品为国内首家人造血管供应商,其致密型血管为技术首创,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。

作为心胸外科高端植入性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先锋,契斯特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,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600万元,且研发占比逐年增长。公司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,研发人员占比29%,其中硕士占比30%,人员均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卓越的技术能力。
与此同时,契斯特持续加大研发中心与生产设施建设力度,全面升级硬件环境,引进先进设备与自动化生产线,不断夯实技术创新基础,提升规模化制造能力。在质量管理方面,公司已通过ISO 13485体系认证,建有1000平方米十万级净化车间与1000平方米万级净化车间,配备高效自动化纯化水与注射用水系统,并拥有完善的微生物、化学、物理实验室及自主环氧乙烷灭菌能力,形成覆盖全流程的质量保障体系。依托完善的技术与管理体系,公司自主研发产品已获得国家级、省部级成果奖项20余项,其中包括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。

契斯特深知,研发创新不仅依赖于强大的技术团队,还需要完善的生产与技术支持体系。基于此,公司在上海奉贤综合工业园区建设了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,涵盖人工血管研发中心、心脏修补材料生产线、疝修补材料生产线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大血管手术医生培训中心,为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供强大支撑。此外,契斯特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,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,借助上海市胸科医院的临床科研能力和上海医药的资源优势,加速技术成果转化。
通过与顶尖医疗机构的合作,公司在心胸外科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,填补了国内医疗器械的空白,特别是在高端植入性医疗器械领域,取得了四项关键技术创新,提升了产品性能,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。
契斯特创新的人工血管机织技术,独创“绒状”表面织造工艺,通过微结构优化将血栓发生率降低40%以上,结合300N级断裂强力与便捷操作设计,解决传统血管移植的通畅性与手术操作难题。心脏修补材料的高相容性技术,开发仿生相容性聚合物配方,使材料抗拉强度达医用钛合金水平,同时保持组织柔韧特性,实现精准修补与排异反应率控制。微血管减压聚酯补片技术填补国内空白,具备高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,减少术后并发症,其专利设计便于定位和固定,极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治愈率。疝修补材料技术:创新三层复合结构,实现“刚柔并济”,在保持腹腔力学支撑的同时降低感染风险,填补国内复杂疝症治疗材料空白。

涤纶人造血管

涤纶心脏修补材料
得益于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优势产品的带动,契斯特近三年销售收入累计超过1.5亿元,并成功在国内市场占据了重要份额。特别是在高端植入性医疗器械领域,如人工血管、心脏修补材料和胸腔引流装置等产品,契斯特打破了国外品牌的主导地位,成为国内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。此外,公司还积极参与国内外专业展会与学术交流,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网络,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。
企知道科创空间赋能,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
随着医疗器械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契斯特积极顺应行业趋势,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,旨在加速公司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,提升整体科技创新水平。此次入驻,契斯特将依托科创空间独特的“大数据+大模型”解决方案,高效获取创新资源,打通新材料、新产品的研发创新链条,从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。
在产业向高端化、国产化持续升级的当下,契斯特将继续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,拓展更多产品应用场景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。通过加强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医协同,公司将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,为实现医疗器械国产替代、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坚实支撑,助力中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|